諧振電路在具有電阻R、電感L和電容C元件的交流電路中,電路兩端的電壓與其中電流相位一般是不同的。如果調節電路元件(L或C)的參數或電源頻率,可以使它們相位相同,整個電路呈現為純電阻性。電路達到這種狀態稱之為諧振。在諧振狀態下,電路的總阻抗達到極值或近似達到極值。研究諧振的目的就是要認識這種客觀現象,并在科學和應用技術上充分利用諧振的特征,同時又要預防它所產生的危害。按電路聯接的不同,有串聯諧振和并聯諧振兩種。
國電西高GDTF系列變電站變頻串聯諧振試驗裝置
在電感和電容并聯的電路中,當電容的大小恰恰使電路中的電壓與電流同相位,即電源電能全部為電阻消耗,成為電阻電路時,叫作并聯諧振。
串聯諧振頻率
首先,諧振是在一定條件下由R、L和C元件組成的電路的特殊現象。
A、B為Φ4螺母,用于機械絕緣節時需要拆除A、B間銅引接片,在電氣絕緣節使用時連接。
頻率繼續降低,感抗越來越小,容抗越來越大,直到感抗可以忽略,此時串聯電路中電流與只存在一個電容時幾乎相同,好像電感不存在。根據串聯電路兩端電壓和其中的電流計算電容量,與沒有電感幾乎是相同的。頻率非常低時,就可以認為是完全相同。
同種介質材料,相同尺寸的電容器,容值越大諧振頻率相對越低。
并聯諧振阻抗
國家規定:電力網的額定電壓分有500KV、220KV、110KV、63KV、35KV、10kV。為保證電力設備端電壓不超過額定電壓的±5%,通常允許發電機額定電壓比電網額定電壓高5%,末端受電變電站端電壓比電網額定電壓低5%。
利用串聯諧振產生工頻高電壓,應用在高電壓技術中,為變壓器等電力設備做耐壓試驗,可以有效的發現設備中危險的集中性缺陷,是檢驗電氣設備絕緣強度的最有效和最直接的方法。應用在無線電工程中,常常利用串聯諧振以獲得較高的電壓國電西高。
防止大的短路電流燒傷故障點。在諧振狀態,當被試品的絕緣弱點被擊穿時,電路立即脫諧(電容量變化,不滿足諧振條件),回路電流迅速下降為正常試驗電流的1/Q。而采用并聯諧振或者傳統試驗變壓器的方式進行交流耐壓試驗時,擊穿電流立即上升幾十倍,兩者相比,短路電流與擊穿電流相差數百倍。所以,串聯諧振能有效地找到絕緣弱點,又不存在大的短路電流燒傷故障點的憂患。
電力系統按供電范圍的大小和電壓等級的高低,電力網可分為地方電力網、區域電力網和超高壓輸電網三種類型。一般情況下,地方電力網電壓不超過35kV,區域電力網電壓為110~220kV,電壓為330kV及以上的為超高壓遠距離輸電網。
電壓在某一段時間內急劇變化而偏離額定值的現象,稱為電壓波動;周期性電壓急劇變化引起電源光通量急劇波動而造成人的視覺感官不舒適的現象,稱為閃變。電壓波動和電壓閃變是由電弧爐、軋機、電弧焊機等波動負荷引起的。
串聯和并聯的公式
串聯電路中電流處處相同。這個相同,不僅是有效值相同,而且瞬時值也相同,也就是說,任何時刻都相同。我們又知道,電感和電容中電流與兩端電壓不同相,電容兩端電壓落后于電流90度,而電感兩端電壓超前于電流90度?,F在電感和電容中電流相位相同,所以電感兩端電壓與電容兩端電壓相位相反,也就是說,任何時刻電容和電感上的電壓是互相“抵消”的。
根據上面的分析,還可以知道,測量電容或電感的結果,與測量時使用的頻率有關。電路中總有分布電容和分布電感,這些分布電容和電感會影響測量結果,而且在離諧振頻率比較近的地方,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因此測量電容或電感,應該使用與實際工作頻率比較接近的頻率去測量,這樣比較能反映實際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