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6氣體設備密封試驗是通過檢測SF6氣體的泄漏量,來決定氣室的年漏氣率是否合格,sf6檢漏儀泄露率標準是每一獨立氣室的年漏氣率不大于0.5%;《電氣設備交接試驗標準》條文說明中提出兩種試驗方法和控制標準:
1,采用靈敏度不低于1×10-6(體積比)的SF6氣體檢漏儀對氣室密封部分,管道接頭等處進行檢測時SF6檢漏儀未發生報警認為合格。
2,采用局部包扎法,待24h后檢測每個包扎腔內SF6含量不大于30 ppm(體積比)即為合格。
目前采用第二種試驗方法精確,其實施程序是:抽真空檢驗→SF6氣體→泄漏檢驗。具體過程為:在GIS經真空檢漏并靜止SF6氣體5小時后,用塑料薄膜在法蘭接口等處包扎,再過24h后進行檢測,如果某些位置薄膜內SF6氣體的濃度大于30 ppm,則該氣室漏氣率不合格。如果所有包扎薄膜內SF6氣體的濃度均小于30ppm,則認為該氣室漏氣率合格。
GIS設備SF6氣體漏氣原因
SF6氣體絕緣開關設備(GIS)與常規電氣設備組成具有空間體積小,運行可靠性高,故障率小,維護費用低,元件封閉不受外界環境干擾和檢修周期長等優點,廣泛使用電力系統的是整體拼裝組合設備,連接處很容易密封不嚴,因此SF6氣體泄漏仍是GIS全壽命周期中最常見的一種缺陷,約占GIS設備缺陷的40%左右。
GIS設備漏氣一般發生在法蘭連接處,焊縫,氣體密度繼電器結合面,閥門,管道及密封圈密封的密封面處,常見的泄漏原因主要有:
01.設備制造原因
GIS設備有時會因制造質量欠佳而出現SF6氣體泄漏缺陷。加工工藝不精造成的法蘭面不平整會影響GIS設備的密封性;鑄造工藝不良外殼存在砂眼,焊接工藝不良會出現焊縫裂紋,砂眼和焊縫是GIS設備漏氣的常見誘因,這種缺陷如果在安裝過程中被及時發現,那么在運行中將很難被發現。
02.設備安裝原因
GIS設備在安裝過程中裝配質量不高,如不遵守作業指導書要求,未選擇指定的安裝零件,不按照規定的安裝流程等均易導致SF6氣體泄漏。在效果也有影響,如環境濕度過大會使絕緣元件受潮,長靴造成不良影響。安裝操作不當,劃傷元件表面,或對法蘭進行緊固時端面施力不對稱,也會造成SF6氣體泄漏。在安裝盆式絕緣子時,施力過大,裝配不當串聯絕緣子產生裂紋,造成SF6氣體泄漏。因此,裝配時需嚴格按照作業指導書施工工藝執行,保證安裝環境及安裝手法符合要求,檢測所有法蘭面平整度滿足要求,保證零件安裝,緊固到位,并且避免碰撞元件。
03.密封件質量原因
密封件質量問題是導致GIS設備出現漏氣的一個常見因素,安裝過程中密封件緊固不當,密封圈插入密封槽的位置不當或使用了有缺陷的密封圈都會造成密封不嚴重而漏氣。同時,通過密封圈的增大變形,密封性能也會逐漸降低。此類缺陷旺旺難以發現,但易造成嚴重缺陷,因此需要特別關注,尤其是操作次數交替的開關,其密封圈老化速度。相對較快,GIS設備進行日常檢修時應仔細檢查四周的密封件。